计算机网络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 专科专业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隶属院系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学历层次:专科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网络协议分析、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编程、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系统集成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等计算机网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1.职业素养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4)掌握本专业必须的网络协议分析、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编程等基础理论,能熟练的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5)掌握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系统集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与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4)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具备网络防护、漏洞检测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5)具备网络编程能力,能够完成基本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6)熟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开发,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7)掌握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了解相关平台的搭建与配置。

主干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协议分析、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设计、网络综合布线与实施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实训、网络系统集成与设计实训等。

就业去向:

在网络公司、IT企业、互联网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网络运维与管理、网络安全防护与渗透测试、云平台搭建与虚拟化技术应用、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等工作。

技能证书:

网络管理职业资格证(中级)、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等。

学时学分分配/部分主讲教师/部分教学设施: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必修(学时)

选修(学时)

合计(学时)

公共基础课

612

96

708

专业技能课

654

144

798

集中实践课

1104(46周)

/

1104

合计

2370

240

2610

主讲教师:

徐晓林,共产党员,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主讲嵌入式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开发与应用、物联网信息安全等课程。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中文核心4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篇。

董健,讲师。主讲《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物联网工程导论》等课程。参与课题获结项6项,发表科研论文5篇,主参编教材2部。

张云龙,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南大学,工学硕士。讲师,高级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考评员。物联网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课程《计算机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等。2021年度“优秀教师”。工作期间公开发表3篇专业论文,参与完成6项省市级课。

马静怡,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软件设计师,主讲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以及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公开发表4篇专业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创及多次网络安全比赛并获得省级奖项。

教学设施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涵盖了从基础网络设备到高级网络安全、云计算与虚拟化、物联网等多方面的实验内容。由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区、网络安全攻防实训区、云计算与虚拟化实验区等组成。实验室还配备了先进的网络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和多种网络测试仪,能够满足学生在不同实验项目中对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的需求。实验室的设备总数超过60台套,涵盖从基础网络到前沿技术的各类实验需求,充分满足了教学、科研和技能实训的需要。

综合布线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布线技能的重要实践场所。实验室涵盖了从基础布线技术到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施等多方面的实验内容,由多个功能区域组成,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满足学生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与优化的全方位需求。实验室还配备了多种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在不同实验项目中对布线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的需求。实验室总面积超过140平方米,设备总数达到40台套,涵盖从基础布线到智能化综合布线的各类实验需求,充分支持了教学、科研和技能实训的开展。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核心技能,为从事网络工程和通信系统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虚拟化云桌面实验室通过噢易教育桌面云E-VDI搭建基础架构,充分利用主机计算能力、存储空间,提供以基础设施服务层次上的云计算服务,在平台架构和技术形态上,实现高弹性、易扩展、高可用、统一管理调配的IT服务资源平台。虚拟化云桌面由服务器设施、虚拟化的桌面主机、连接代理和云终端4部分组成,融合了服务器虚拟化、远程连接协议、云终端等多种技术,采用B/S架构,单一简洁的全图形化管理界面,可实现服务器、用户、桌面、场景、终端、存储等全面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