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现代通信技术
隶属院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专科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和卫星传输服务行业一线,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通信、电子及IT领域的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企业中,从事通信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电子、通信产品应用和开发所必备的软硬件基础知识;
(5)掌握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测试和维护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协作与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5)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科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通信工程、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通信系统集成等专业领域的一般工程问题;
(6)具有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维修电工等通用技能;
(7)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并能在通信工程、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通信系统集成等相关专业领域中熟练运用。
3.职业素养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干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仿真技术、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光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劳动实践、军事训练、电子手工焊接、电子元器件与装配工艺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职业资格取证培训、跟岗实习、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含顶岗实习)等。
专业特色: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需要掌握通信系统领域所涉及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必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强,适应面广,基本素质好,能够实际操作检测、维护管理通信设备及系统正常运行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以培养“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为根本,满足市场经济对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方面的要求,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满足地方经济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上,还需要到企业中去实习锻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岗位要求和能力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通过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基础知识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
就业去向:
1.通信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支持人员;
2.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支持人员;
3.通信电子产品营销和技术管理人员;
4.通信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术支持人员;
5.通信电子产品检验与维修技术支持人员。
主要职业岗位和职业技能证书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技术领域) |
职业能力描述 |
职业技能证书 |
通信终端维修 |
通信设备组装 |
常用元器件的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的焊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产品的检验。 |
通信专业技术员、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电工。 |
通信终端维修 |
对用户通信终端设备进行故障测试和维修。 |
||
通信产品制造 |
通信产品生产、组装 |
元器件筛选、测试;产品焊接、贴片操作;产品组装及硬件调试;生产车间管理。 |
电子产品制版工、通信设备检验工、电工。 |
通信产品调试、检验人员 |
产品软件下载及测试;出厂包装、检验;售前维修;产品工艺、质检;生产车间管理。 |
||
电子设备装配调试 |
电子产品安装调试 |
电子产品生产的组装操作(包含元器件整形、插件、电镀等);产品的零部件或整机装配。 |
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器件检验工、电工。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 |
管理电子类产品的供应商产品生产质量;生产过程管理和产品质量检验。 |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
必修(学时) |
选修(学时) |
合计(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612 |
96 |
708 |
专业技能课 |
608 |
176 |
784 |
集中实践课 |
1104 |
/ |
1104 |
合计 |
2324 |
272 |
2596 |
师资队伍: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具双师型教师8人,占50%,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素质优良,涵盖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光电技术等多个学科,双师型教师比例、学缘结构能满足教学需要。
|
赵明冬,副教授,照明设计师(高级技师),光伏发电技术工程师(高级),2006年毕业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承担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目前任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和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在科研工作中,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省级教改课题荣获河南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及以上论文8篇。 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荣获特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人生格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
丁彦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从教22年,2018年部队转业至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信教研室任教至今,秉承“立德树人”的教书育人理念,因材施教、认真敬业、履职尽责。 任现职以来,主要承担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技术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21年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共获得国家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专著登记三项,主编教材三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在研河南省社科联课题一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局攻关项目重点课题一项,牵头申报校级一流课程一门。在学院“新工科”建设中,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上,加强学习,贡献力量。 |
|
原立格,副教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双创双能型教师,河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校级教学名师,2023-2024学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优秀个人,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主持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考研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科研方面,近五年主持和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项,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4项,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项目1项,教育厅信息化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郑州市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发表论文SCI收录2篇,北大核心论文3篇,其他CN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2部。 教学方面,获得校级讲课竞赛二等奖、中南十一省电子协会讲课竞赛省级二等奖。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
|
潘星宇,1988年出生,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通信工程,2018年获得郑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先后在郑州华航、河南思维等企业担任电子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职位,擅长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信教研室的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应用。主要担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rotel基础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余项。 |
|
李让军,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目前为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2015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在201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届)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发表论文8篇,2016年参与编写教材《电子测量技术》,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郑州市社科联调研课题、郑州市科技局自然科学项目、校级教改项目各一项。 |
|
闫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教学课程:《电路原理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及应用》等科目。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无线电子通信设备”,“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论文: “电子通信网络弱信号捕获系统设计”,“混沌扩频通信稳健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曾获河南省实验教学案例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
赵琳琳,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处理,光纤传感。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担任《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EDA技术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实训等课程教学工作。 |
|
付晓月,助教,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现为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担任《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
|
王丽,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技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新能源电池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学生参加郑州工商学院第三届数学建模比赛,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持开封市社科联项目1项并荣获一等奖;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论文2篇;发明专利2项,其中授权1项。 |
|
张琳美,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方向。现担任郑州科技学院电信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Java程序设计及应用》等课程,发表论文2篇。主持市级项目一项、参与市级教改项目一项。 |
|
赵丹,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等课程。 |
|
李璐纯,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原工学院。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担任《信号与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MATLAB实训》等课程教学工作。 |
|
和梦丽,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光子微纳结构等。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担任《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EDA技术及应用》等课程教学工作。 |
|
董晓宁,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人车交互等。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担任《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教学工作。 |
|
张小楠,199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主要担任《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类专业英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工作 |
|
伍静,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三维重建等。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长期担任《通信终端维修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
徐文彬,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担任子《集成电路设计》《RFID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教学工作。 |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郑州市电工电子重点实验室、郑州市机电智能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科技厅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应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南省电子信息工程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9个专业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不仅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需求,还通过开放实验室支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与服务社会的需要。
|
电工电子实验室: 本实验室配备:拥有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20台套,每个实验台配有毫伏表、示波器、小功率计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伏安特性的测试、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三相正弦电流和电压测量、网络定理等十余个实验项目。 能力培养: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系统的电路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
|
电子产品设计室 本实验室配备:该实验室35台计算机,并配有电子电路仿真软件EWB、Multisim10,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el99SE、ProtelDXP2004,单片机仿真Proteus等软件。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EDA实验、电子线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实验提供电子电路辅助分析、设计。 能力培养: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软件其使用方法,并用于与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为适应企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
|
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本实验室配备:拥有整套PCB制板设备、单片机实验箱、虚拟仪器实验箱、EDA(FPGA)仿真实验箱、(SOPC)仿真实验箱、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可以涵盖模电、数电、微机、传感器、自控、通信等多个学科,主要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验室创新性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能力培养: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提升电子产品开发能力。 |
|
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车间: 本实验室配备:电气实训柜、电子工艺实训台、高级电工实训考核装置、晶体管图示仪、钳形电流表、示波器、变频器、电动机、电工模拟板、直流单臂电桥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电工电子基础综合实训、电工实习、电子手工焊接实习、电工证技术实训、机电维修电工取证实训。 能力培养:使学生在通过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受到较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坚持启发引导严谨治学的作风,坚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