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 本科专业 > > 动画

专业名称:动画

隶属院系部:艺术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动画剧本创作、动画运动规律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动画短片、影视特效合成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使其掌握独立创作原创动画、插画设计、后期合成等专业技术,能够在动漫设计相关的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各级电视台、各类影视制作与传播机构、多媒体制作与推广机构等方面,从事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后期合成及在相关项目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影视特效、后期制作、原画设计等基础理论和知识,并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受到现代影视动画制作人员的基本训练,具备在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一定的素描、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手绘能力。 

(2)掌握动画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在动画相关领域内开展艺术创作所需的相关知识。 

(3)掌握基础构成、图案和摄影的基本知识。 

(4)具有一定的美学、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手绘能力、形态塑造能力、以及创意表现能力。 

(5)具有新的设计理念,能根据不同设计对象以及应用媒体等特点,策划创意并设计出优秀的方案。了解国内外关于动画和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 

(6)了解动画产业的项目管理、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 

(7)具有促进动漫衍生品开发,新动画技术运用,新设计材料使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影视特效、网络视频制作等相关领域展开创作、制作的技术应用能力。

主干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Photoshop、动画编导、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分镜头创作、插画创作技法、二维动画基础、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影视短片制作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陆续引入项目式教学。在主干课程上,比如三维动画制作,适当的引入企业项目或者学校项目,以及模拟项目。将“次干课程”与主干课程综合、渗透、交织、相融。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包含了理论和实践内容,既注重技能与创新的训练,又注重专业知识积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继续推进工作室制度,动画专业现有工作室有:动画创作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后期合成实验室、校级动画专业精英班,整合动画专业资源,持续、深入地进行数字化影视动漫设计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 校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有:万仙山写生基地、国家863软件园、小樱桃动画公司等。 

1、拓展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动画专业教育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印证和提高,现有实践项目: 

(1)企业实习实践,用企业一线的动画设计师培养动画专业的实际实践动手能力; 

(2)参加动画设计比赛,利用动画比赛这一契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及时得到锻炼,既锻炼了学生,又有可能获得比赛奖项,一举两得; 

(3)模拟项目动画设计,在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思想指导下,动画精英班由动画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项目的制作,既能宣传我们学校以及动画专业,又是师生奋战的创作成果。 

2、完善外出采风活动 动画专业考察采风活动要由固定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到动画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去了解学习新的观念和制作手段,从这里也能探索式地发掘郑州动画产业发展的潜在前景; 

(2)到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或拥有别样文化的地区考察采风,以丰富师生进行动画创作的文化创意点; 

(3)到国内著名的动画节上吸取创意营养,属于灵活的时间安排的考察采风方式,从国内外的优秀作品中学习创作经验。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教学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注重基础课程的实验性改革,优化基础课程,强化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动画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形成“面向职业,创意为先,能力为本;理论与实践融通,审美与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特色,面向动画创意、设计、制作等岗位,培养“艺术+技术”的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动画设计(二维和三维)制作与影视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影视动画的创意、策划、编剧、导演、台本、音效等基本知识,能够胜任相关行业影视动画制作的应用型人才,可在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电视台、游戏设计开发公司、IT行业多媒体设计部、广告公司等相关部门工作。

技能证书:

三维动画设计师培训、中级摄影师证。

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

比例(%)

学分

公共基础课

必修

926

35.5

5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704

27.6

38

专业课

必修

696

27.3

38

任选课

选修

240

9.6

22

集中实践(周)

必修

(32周)


32

合计


2566

100

18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926

35.5

5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704

27.6

38

专业课

必修

696

27.3

38

主讲教师:

赵善利,副教授,中国电视家协会卡通艺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河南九三学社书画院摄影委员会秘书长,河南动漫产业协会理事,郑州市动漫协会高校委员会副秘书长,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项目十几项,著作两部。

朱晓莉,副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主攻动画方向。2007年8月至今任职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主要承担艺术学院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曾多次参加各类省市级比赛,并荣获多项奖项。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是一位实战技术型教师。

王子畅,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曾参与“武汉江滩光影秀”“国庆天安门广场花篮亮化工程”等项目,作品多次在“创意河南”“创意中国”等比赛中获奖,立项、参与地厅级课题多项,发表各类论文多篇。

张连慧,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2020年第25届“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设计专业组铜奖;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综合设计,三等奖。至今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课题多项。

朱艳冰,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2020年第25届“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平面摄影专业组银奖;2020年创意河南第二届艺术设计大赛平面摄影优秀奖。至今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参与课题六项。

关珂,中共党员,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吉林动画学院,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曾参与吉林省微电影重点扶持项目《钟馗》的制作,该片获中青无限杯第三届大学生绿色游戏动漫设计大赛动画类一等奖,海报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入选第十二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作品《人与影》获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艺术设计类作品三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首届“创意河南”艺术设计大赛,获评优秀指导老师。至今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与课题六项。

郞世峥,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动漫协会会员,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并在国内众多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参与多项省级重点项目的设计制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至今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陈海申,讲师,毕业于吉林动画学院,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从事高等教育9年,擅长三维动画制作方向,担任《三维动画制作》《动画场景设计》等多门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省、厅科研课题9项,在设计大赛上多次获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

教学设施:

三维动画实验室简介

影视特效实验室简介

动画创新实验室始建于2012年,并于2021年11月完成了设备更新。实验室设置完整成熟的教学系统平台,并配有30余台满足动画设计需求高配置计算机,能够完成三维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特效、CG插画、动画短片创作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后期合成实验室建于2021年,实验室配有计算机31台,计算机配备了高水平硬件,性能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准,能够流畅运行MAYA、AE、C4D、PR及其他专业相关软件,胜任复杂的图形处理、二维和三维动画制作、高品质渲染、数字影像处理、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等工作。该实验室对接动画和数字媒体相关课程,包括二维动画制作、动态交互设计、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三维动画合成、非线性剪辑等。

动画创作室简介

动漫研究中心简介

动画创作室:主要配备:电脑、打印机、手绘板、投影仪、动画创作室致力于创作传统文化以及公益动画短片、绘本等,依托学院学科综合资源优势,将动漫元素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数字化经济相结合,人工智能相结合,服务动漫、游戏、视频等企业,服务区域经济。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动画在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动漫研究中心于2015年建立,中心依托学校资源优势以及动画专业学科特点发展及积淀,借助国内外动漫教育、动漫行业及专业人才资源,助力动漫产业和游戏产业在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地域文化保护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