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本科专业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教育部中外合作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隶属院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与芬兰东南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熟悉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具备强弱电结合的知识结构、前瞻的专业视野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气装备制造业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
(1)融合中芬优质资源,培养电气工程人才。融合中芬双方优质教育资源,精心打造人才培养方案;三分之一的核心课程为芬方引进课程,由高水平国际教师来华授课,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2)双重主干专业,文凭含金量高。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和河南省重点学科;芬兰应用科技大学位列芬国大学第二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该校特色专业,特别在强电工程方面负有盛名。
(3)通过校际交流,可获两校学位。符合芬方入学要求的学生,第四年可自愿选择前往该校交流学习,成绩合格并达到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获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同时获郑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主要在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家电网、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管理部门、电气设备公司、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装备制造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9人,讲师职称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9人,双师型教师20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思想过硬、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品格高尚、团结务实、敬业奉献、勤于育人的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
杨瑞,中共党员,教授,高级技师,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主任。主讲《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电梯控制技术》等课程。曾获“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系统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9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教材2部。 |
|
饶美丽,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为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电机与拖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电力系统分析》《变频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曾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省级二等奖;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河南省科研项目5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
|
叶冬,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毕业于长安大学,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要承担《自动控制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任职以来,EI收录论文4篇,参与完成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6项,横向项目1项,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获得郑州市科技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电子竞赛并获省级二等奖1项。 |
|
云军英,中共党员,河南封丘人,工学硕士,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图像处理。 近两年参与省级项目两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校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先后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一篇、EI一篇;参与发表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
|
李蕴,1996年3月出生,群众,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智能与节能建筑控制技术。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承担《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完成横向项目1项,参与校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项目1项,指导学生电子竞赛并获校级立项。 |
|
王森,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承担《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双馈风电场并网控制技术,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双馈风电场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自适应附加控制策略”一篇。 |
|
郭园森,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弱监督学习,小目标物体检测与计数,公开发表EI论文2篇。 |
|
段阁飞,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教师。主讲《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测试,公开发表SCI论文1篇,其中公开发明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
|
闫石,群众,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现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在期刊IEEE TSP上发表论文”Joint beamforming and power splitting control in downlink cooperative SWIPT NOMA systems”“下行协作SWIPT NOMA系统中的波束赋形及能量发散控制”。 |
|
李宛妮,中共党员,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担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承担《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井下随钻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方向,发表基于SRCKFw-检测的多传感器融合的姿态解算算法等文章。 |
|
韩玉鑫,群众,硕士,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运动驱动与控制,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主要承担《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传感技术学报发表了“MEMS陀螺仪的稀疏冗余去噪”等文章,“一种电子脊柱测量智能评估系统”等专利。 |
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持续建设,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现有二十多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较先进,利用率高。为满足教学实习需要,先后与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河南中州电气有限公司、郑州海尔空调有限公司、等15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专业建设、教师锻炼及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工技术实验室 |
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 |
单片机实验室 |
|
|
|
电气控制实验室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
|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室 |
电子仿真实验室 |
电子产品设计实验室 |
智能供配电实训平台 |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平台 |
工业自动化实训平台 |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实训装置 |
|
电工实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