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当前位置: 首页 > > 本科专业 > > 英语

专业名称:英语

隶属院系部:外国语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文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翻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事务、英语教育教学、商务运作及口笔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或学习深造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目标1—专业能力:能使用外语口语和书面语有效理解、传递和表达思想、信息、观点、情感,再现生活经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与评价,有效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用英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借助语言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笔译工作,并能完成一般的口译任务。

目标2—认知能力:具有不断更新和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学习能力;能自觉反思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持续自主学习,适应新时代国际语言服务需要。

目标3—综合素质: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身心素养,能承受压力,适应新环境。

目标4—职业成就:职业岗位主要集中为涉外事务专员、英语教师及翻译工作者,具备外语日常沟通交流、英语教学和翻译能力,形成“会外语、懂专业”的国际人才,在对外交流的语言服务中能通过实践活动拓展知识,掌握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发挥自身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

(一)知识要求

1.语言知识

1.1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能准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熟悉英语语言的语法规则,能够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1.2汉语语言基础知识

掌握汉语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运用&nbsp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具备一定的汉语写作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汉语文章。能够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翻译、商务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1.3第二外语基础知识

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如日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解第二外语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能够阅读简单的第二外语文章。能够运用第二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商务活动。

2.专业知识

2.1英语语言学知识

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能够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英语语言现象。具备一定的语言研究能力,能够开展英语语言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2.2英语文学知识

熟悉英语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评论。了解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2.3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能够进行跨文化比较。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际交流中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

3.微专业知识

3.1应用翻译知识

掌握英汉/汉英笔译和口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进行一般难度的翻译工作。了解翻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能够运用翻译工具和软件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能够根据不同的翻译场景和需求,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

3.2英语教学知识

熟悉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英语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技能。了解不同年龄段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或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3.3涉外商务知识

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了解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的相关知识。熟悉涉外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商务英语写作。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口笔译能力,能够在涉外商务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通识知识

4.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能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4.2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计算机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4.3跨学科知识

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视野。能够将英语专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具备一定的跨学科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能力要求

5.语言应用能力

5.1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具备较强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英语材料。能够流利、准确地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各种英语文本。具备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能够撰写规范、流畅的英语文章和应用文。具备一定的英汉/汉英笔译和口译能力,能够完成一般难度的翻译任务。

5.2语言分析与解释能力

能够运用语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对英语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具备一定的语言研究能力,能够开展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能够对英语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理解其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5.3汉语表达与第二外语交际能力

具备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交际能力,能够在简单的国际交流中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沟通。能够将汉语和第二外语与英语专业相结合,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领域。

6.专业发展能力

6.1英语文学赏析与评论能力

能够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和评论,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能够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能够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英语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6.2英汉口笔译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英汉/汉英笔译和口译技巧,完成高质量的翻译任务。了解翻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能够运用翻译工具和软件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具备一定的翻译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协调翻译团队完成大型翻译项目。

6.3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够得体地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礼仪,能够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策略和技巧,能够在国际交流中有效传递信息和建立良好关系。

7.创新实践能力

7.1思维创新创业能力

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能够运用多元思维方式看待和解决问题。能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和实施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敏感度,能够在创新创业领域找到机会和挑战。

7.2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有效协调或组织团队工作,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和突破。

7.3自主与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和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适应新时代国际语言服务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够高效地获取和应用新知识。

8.学科融合能力

8.1教育教学能力

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英语教育的需求。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8.2涉外商务运作能力

具备一定的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够在涉外商务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能够运用英语和商务知识进行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业务操作。具备一定的商务谈判和市场营销能力,能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8.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英语学习、教学和研究。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备一定的数字人文素养,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创新实践。

(三)素质要求

9.政治理论素质

9.1政治方向与敏锐性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内外政治形势。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

9.2社会责任感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福祉。能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具备一定的社会担当精神,能够在工作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9.3政策法规意识

熟悉国家的教育、文化、外交等政策法规,能够在工作中依法办事。具备一定的政策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促进个人和集体发展。能够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政策变化。

10.思想道德素质

10.1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在工作中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能够维护职业声誉和形象。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能够在面对职业挑战时坚守道德底线。

10.2个人品德

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诚实正直、友善善良、勤奋进取。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养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个人品德素养。

10.3社会公德意识

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范。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11.身体心理素质

11.1身体健康

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能够预防和应对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

11.2心理健康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保持积极心态。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及时化解负面情绪和心理困扰。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11.3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互支持。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12.职业发展素质

12.1专业知识基础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2专业素养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能够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能力,能够在专业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和研究。

12.3持续发展意识

具有持续的专业发展意识,能够主动规划和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能够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专业能力

认知能力

综合素质

职业成就

语言知识



专业知识



微专业知识



通识知识



语言应用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融合能力



政治理论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



职业发展素质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二)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课程(英语语音与演讲实训、笔译实训、口译实训、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等)、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学术沙龙、英语学习兴趣小组、海外游学、参加外事活动等)、专业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劳动实践)、毕业论文或报告(学术论文、翻译作品、调研报告)等。

六、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其中

学分占比

理论

实践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思想政治类

17

296

236

60

10.24%

人文社科类

23.5

484

308

176

14.16%

自然科学类

4

80

56

24

2.41%

选修

6

96

96

0

3.61%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40

640

576

64

24.10%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

25

400

336

64

15.06%

选修

16

256

240

16

跨学科拓展课程

选修

6

96

96

/

9.64%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

(20)

/

/


29.2%

创新创业实践

4

/

/


劳动教育实践

1.5

/

/


集中实践

23

/

/


合计

166

2348

1944

404

选修课比例16.9%

七、主讲教师:

郭凤霞,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教授职称,英语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英语国家概况》《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外语教化交际》《外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并在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依托教育学原理理论基础,把英语教学与计算机技术密切融合撰写了2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省部级教育类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市厅级项目23项:主编、参编著作5部,译著1部:有丰富的论文及学生大赛指导经验,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李莎,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副教授,英语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高级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工作期间发表,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ISTP国际检索论文1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参编学术著作1部,获国家授权专利2项;主持《英语国家概况》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是省级一流课程《英语国家概况》主要完成人,主持和参与校级精品课、课程思政样板课等4项;获省级教学竞赛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三赛等比赛中荣获多个奖项,并多次荣获校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俊敏,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英语导游员,电子商务师。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荣获郑州科技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称号。主讲《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课程。工作以来,编写教材1部、参编英语词典1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完成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5项。拥有丰富的毕业论文及学生比赛指导经验,被选为2024年度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语法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复赛及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蒋婉,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讲师,英语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讲《英语语音》《跨文化交际》等课程。2023年度获得第十四届“外教社杯”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南省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参与课题3项,共发表论文3篇。

李丹丹,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主讲高级英语、理解当代中国读写、英语写作、语言导论等课程。2019、2022年度分别获得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说课比赛第二名和校级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参与教材编著2部,校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厅级项目1项,参与其他厅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6篇。

路红,中共党员,毕业于苏州大学,研究生学历,翻译硕士,讲师、助理研究员职称,英语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英语写作》《英语语音》等课程。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校级及市厅级课题7项,发表专业论文6篇,获得2023年和2024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三等奖,荣获学校2023年“先进个人”和2024年“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姬忠渡,毕业于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学历,翻译硕士。助教,英语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讲课程《综合英语》《翻译技术》等。

李正熙,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硕士,现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综合英语》《大学英语》等课程。任教以来,获教学技能大赛学院一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复赛二等奖。参与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2篇。

原田,毕业于外交学院,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讲师职称。主讲《英语阅读》《大学英语》等课程。荣获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近十年来,参与完成16项课题,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课堂内外的路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等课题。发表6篇论文。

刘春,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讲师,英语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讲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法》《大学英语》等课程。近年来,参与完成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篇。有着丰富的学生比赛指导经验,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优秀指导奖。